白血病 交流区
头像
海河
2025-10-16 信阳市 浏览:50

1、国产 CAR-T 突破成人急淋治疗瓶颈2024 年 9 月,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国产 CAR-T 产品 “源瑞达”,成功治疗 22 岁复发难治急性 B 淋巴细胞白血病(B-ALL)患者小林。小林在移植后 7 年复发,传统化疗失效且出现髓外病灶,经 CAR-T 细胞回输后 28 天骨髓微小残留病灶(MRD)转阴,半年后仍维持完全缓解。这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成人复发难治 B-ALL 的 CAR-T 疗法,其临床数据显示 3 个月客观缓解率达 82.1%,MRD 阴性率 100%。相较于传统移植,CAR-T 治疗过程更安全,患者仅出现短暂低烧,且无需长期住院。
2、CD33 CAR-T 首战髓系白血病2025 年 9 月,北京高博博仁医院童春容团队使用 CD33 CAR-T 技术,成功治愈一名 25 岁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(AML)患者。该患者在异基因移植后复发,携带高危 DEK::CAN 融合基因,常规治疗无效。CAR-T 回输后 17 天,骨髓 MRD 转阴,DEK::CAN 基因定量从 30.22% 降至 0.0011%,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。这是国内首次报道 CD33 CAR-T 在难治 AML 中的显著疗效,为髓系白血病治疗开辟新路径。
3、区域医疗突破:贵州首例 CAR-T 落地2025 年 7 月,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完成贵州省首例纳基奥伦赛 CAR-T 治疗,成功挽救 23 岁 Ph 阳性 B-ALL 患者龙某。龙某经历多轮化疗、靶向治疗及放疗后多次复发,最终通过 CAR-T 实现深度缓解,为后续移植创造条件。这一案例标志着国产 CAR-T 技术在基层医疗中心的可及性提升。

4、高危 AML 患者突破移植禁区2025 年 3 月,泰安市中心医院为 30 岁极高危 AML 患者赵先生实施强行异基因移植。赵先生初诊时合并复杂染色体核型和 TP53 基因突变,化疗未缓解且伴肺真菌感染,但团队通过精细化预处理和春节期间连续治疗,成功实现供者细胞植入。移植后 37 天,患者达到 100% 嵌合,白血病细胞完全消失,创下高危 AML 未缓解状态下移植成功的区域纪录。
5、亲缘脐带血挽救儿童高危白血病2025 年 8 月,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利用弟弟的脐带血,成功救治 9 岁急性髓系白血病(M5 高危型)患者嘟嘟。嘟嘟因 GATA2 基因突变导致免疫缺陷,化疗后未缓解,而脐带血不仅提供造血支持,还通过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降低复发风险。目前嘟嘟已顺利出院,血象稳定。
6、非亲缘移植:陌生人的生命接力2025 年 10 月,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粤东地区首例非亲缘全相合移植,22 岁潮汕女孩林小雨在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帮助下重获新生。供者跨越千里捐献造血干细胞,回输两周后植活指标全部达标,体现了国内骨髓库配型效率和移植技术的成熟。

7、基因分型指导中危 AML 一线治疗2025 年 10 月,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李昕团队在《Blood Cancer Journal》发表研究,首次在真实世界中比较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(VEN/HMA)与强化化疗在中危 AML 中的疗效。结果显示,VEN/HMA 方案在携带 FLT3-ITD、DNMT3A 等基因突变的患者中安全性更优,感染和输血需求显著降低,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依据。
8、半相合移植突破配型限制2025 年 5 月,西安高新医院为 21 岁复发难治 AML 患者实施半相合移植,利用父亲的 50% 匹配干细胞重建造血功能。尽管患者存在 EB 病毒活跃和抗体干扰,团队通过预处理优化和并发症防控,成功克服排异风险,目前患者已出院。

9、CAR-T 早期应用探索:暨南大学团队提出,对于首次复发或 MRD 阳性患者,早期使用 CAR-T 可能替代移植。临床试验显示,未移植患者最长生存期已达 5 年,与移植组无差异。
10、北京方案全球推广: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团队的 “北京方案” 已覆盖全球 50% 以上半相合移植病例,其核心技术通过调节 T 细胞而非完全去除,显著降低排异风险,使供者选择范围从同胞扩展至父母、子女

头像
江湖
2024-11-05 信阳市 浏览:525
把花生皮当做零食吃,试吃一星期试试。每个人体质不同,建议尝试。
白血病线下交流 联系V:186 9774 3897
0.098875s